第九章 如何改变对方的内在关系模式

讲一个我遛狗时发生的事情。

多年前的一个夜晚,我半夜躺到**后意识到忘了遛狗,就出门去遛。

小区过道边上停满了汽车,深夜院里没什么人,我没有给狗拴狗绳,它就在汽车中间钻来钻去地乱闻一通。

我看不到它时,就轻轻地吹声口哨,它就会依依不舍地边闻边跑过来。

当我走到南边的一栋楼旁时,我感觉它停在我身后十几米外的两辆汽车间了,我并没有回头,习惯性地又吹了声口哨。

刚吹完,就听到身后传来一个年轻女人非常气愤的吼声:“你找死啊!”

我这才意识到,就在刚才,碰巧有两个半夜回家的女孩儿从我右边迎头走过,在她们走到我们家狗狗所处的位置前后时,我吹了一声口哨。

我很快意识到她误会我了,但因为我处于比较困的脑子不太转的状态,就实事求是地说了一句:“哦,你误会了,我不是吹你呢!我吹狗呢!”

这个时候,我们家的狗也刚好从汽车间的黑影中钻了出来。

“你最好是吹狗呢!”

虽然我最后那句话仓促间解释得实在是太不合适了,但她当时可能也是意识到误会了我,吼完这句话之后就跟同伴一起走了。这时,我看到她走路似乎有点不太稳,好像是喝了些酒的样子。

她们走后,我发现我心里很平静,没有气愤,也没有委屈。这时我意识到在我听到她的第一声吼之后,我就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她吼的不是我,而是“她以为的我”。

那个女孩儿,我在冲着我们家狗吹口哨,她明显是没有看见狗的,把我想象成了那种会冲着小姑娘吹口哨的坏大叔。

我知道她是在吼“她想象出来的那个坏大叔”,而不是我,我自然也就没有情绪了。

随着狗从车下钻出来,她可能也很快意识到了我不是她想象中的那种人。

但是,如果那一刻,我真的认为她吼的就是我,我可能会生气,进而跟她争论或发生冲突,这样一来,我也没机会让她意识到我不是她想象的那种人了,我在她心里也许真的就变成了“坏大叔”了。

真是这样的话,我就有可能帮助她完成了心理学里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投射性认同所描述的过程。

而这个“投射性认同”的过程是我们在各种人际关系里都非常需要注意的,因为如果我们可以识别对方的一些投射性认同,就可以避免关系里的很多麻烦,而在亲密关系里还会对对方有非常大的滋养作用,这也是经营亲密关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也可以说,一个人在亲密关系里是否可以滋养到对方,跟他是否可以识别并躲开对方的某些投射性认同有很大的关系。

投射性认同的概念,是由奥地利精神分析家克莱因提出的,大意是说一个人会在与别人互动的过程中在潜意识里操控别人,让别人以他潜意识里设定的方式来对待他。如果别人真的以他潜意识里设定的方式对待了他,就帮他完成了一个投射性认同的过程。

并且,因为这个过程是在两人的潜意识里进行的,两人完成了这个过程后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

亲密关系是人们能够建立的最深度的关系,也是最容易发生投射性认同的关系。我们很有必要好好地来了解一下这个过程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人们会以为别人跟自己一样

投射性认同本身是一种人的心理防御机制,其又由两种心理防御机制组成,一个是投射,一个是认同。

我们一个一个来介绍。

投射,这个概念可能大家并不陌生,简单理解就是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想象或体验成了“自己的样子”了,或者说是把自己所不能接受的性格、特征、态度、意念和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了。

比如一个男人在大街上遇到美女看自己时,会以为对方对自己有意思,其实很可能是自己对美女有意思的投射。

投射在生活中也很常见。

比如,我的一位朋友租房子时曾经遇到这样一位房东,大概是他搬进去前想让房东帮他维修一个什么小东西,只需要花十几块钱买个小零件。房东却说:“如果是你花钱,你还修吗?”

很明显,房东把我这位朋友想象成跟他自己一样的人了,他自己在乎十几块钱,以为别人也在乎,这就是投射。

一般情况下,在知道别人经历了什么的时候,投射还是人们用来理解他人,与他人产生共情的基础,即推己及人的设想,如果我经历了对方所经历的我会有什么感受。

比如,如果我们失恋过,并感受到过那种撕心裂肺的痛,在别人失恋时,如果别人很痛苦,我们就容易理解了,因为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感觉投射给对方,这样就可以理解对方了。

而一些没有失恋过的人,或者失恋过但不痛苦的人,理解起这些因为失恋而很痛苦的人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毕竟人们投射不出自己内心没有的东西。当然,这并不绝对,因为有些人的共情能力是很强的,就算投射不出来,但他们可以用自己的感觉直接感知到别人的感受。

再来说说认同。孩子学习说话、走路、做游戏等,都有认同的色彩在里边,这是人早年成长的重要过程,也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在认同他人。

但认同作为一种防御机制时,一般情况下指的是一个人通过把另一个人的某些特点吸收进来变为自己的,变得和那个人像,而消除自己的焦虑。当我们讲投射性认同中的认同时,说的就是认同作为一种防御机制在起作用的过程。

俗话说的某个孩子的性格“随”自己的父亲或“随”母亲,这里的“随”往往也是认同的结果。既可能是正常的成长需要,也可能是防御性的。

同时,孩子既可能认同父母身上好的部分,也可能认同父母身上不好的部分。

比如母亲喜欢音乐,孩子也在母亲的影响下喜欢上了音乐,孩子就有认同母亲的可能。

再比如父亲有暴力倾向,孩子长大了也有暴力倾向,就有向攻击者认同的可能。这是一个“为了防御我的恐惧,我要变得像你一样”的过程。这时的认同是作为一种防御在使用,防御自己因被父亲施加暴力所带来的痛苦和恐惧。

很多年轻人会模仿偶像来行事,这也是认同,是通过向理想形象认同,来防御自己内心的弱小无助感。

成语“东施效颦”,指的也是认同。这时的认同就是一种防御,防御的是内心的自卑感。

在精神分析师圈子里如果你看到留着大胡子、手里拿着烟袋锅的咨询师,就会很容易想到,他们可能是在认同精神分析的祖师爷弗洛伊德。

简单地理解,防御性的认同就是我直接把他身上的一部分特质拿过来变为了我的,在那个部分我成了他,这样我就不会感到焦虑了。

中了对方的招,你就滋养不了对方了

明白了投射和认同分别是什么之后,再来理解投射性认同就比较容易了。

在亲密关系中,投射性认同很常见,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我有一个女学员对我说:“他终于说出来了那句话,他说要跟我离婚!我就知道早晚会有这一天。”

她说的这句话,就意味着她可能在使用投射性认同这种防御机制与老公互动。

首先,是她心里一直觉得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这是她内心本来就有的感受,源自儿时在与父母的关系中不被爱的经历。

然后,她把这种感觉投射给老公,认为老公根本不爱她,并反复地指责老公。老公的一些疏忽大意、照顾不周等也都被她解读为根本就不爱她,所以她时常各种作、闹。

最后,她老公受不了,提出了离婚,这是她老公认同了她。真的也觉得她不值得自己去爱,成了那个不爱她的人。

之后,她得出了上面的那个结论:“我就知道早晚会有这一天。”这是她把“我根本就不值得被人爱”这个原本她投射出去的内在感受又认同了回来。

这样就完成了本来就存在于她内心的一个剧本,也是她内心深处的关系模式,即不会被人爱。老公提出离婚与她各种指责、作、闹有关,是她的潜意识的内在关系模式的再现。

当她完成了这个重复过程后,她内心就更加对自己感到绝望,即便以后再建立新的关系,还是会把这种感觉投射然后再认同回来。

她这样做的原因本身是为了防御内心那些不被爱的痛苦,但这种防御本身又制造了她想回避的那些痛苦感受,并且会不断重复,就像在她的生命中反复上演的悲剧一样。

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个过程。

一个儿时感觉到自己不被爱的人,内心本来就有一种感受,也可以说是信念:“我不好,我是不会被爱的。”

在进入亲密关系后,他会投射出这种感受:“我不好,我不会被爱!”

对方如果认同了这一点:“你不好,我不会爱你!”就会进而真的对他不好。

他又把这一点认同回来:“果然,我不好,没人会爱我!”

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一个人把自己投射出去的东西,再认同回来。并且因为这是一个人内在的关系模式,一直在自己的内心,如果没有觉察的话,这个人的人生中会反复经历这个类似自我预言实现的过程,形成一种宿命式的轮回,自己却毫不知情。

不过,在投射性认同中,人们投射出来的也并非都是不被爱的感觉,还可能是别的,比如无助。

在我的生活中,就曾经感受到过这种对无助的投射性的认同。

我有一个朋友,有一次他生活上遇到一些困难,讲给我听,我很快就主动地帮助他去处理这些困难。一开始的时候,我觉得作为朋友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但做着做着,我感觉不对劲了,一些明显他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他也会主动打电话跟我说,比如他会跟我说:“我去找人家,人家不理我啊!”

这里的关键是他并没有直接说“你来帮我处理这个事情吧,我处理不了”,他只是主动给我讲述他遇到的困难。

我先是升起一种想要再次帮他解决这个问题的冲动,而后我忽然间意识到,他在把他的无助投射给我,他在等着我主动做那个帮他解决问题的人。我被他操控了,在他的潜意识里已经限定了我的角色,即我是那个要帮助他解决这些问题的人,而不是他自己。

在意识到这些之后,我随即不再主动地说这个问题我来解决了,而是跟他一起探讨这件事情,并理解他的无助。最后他自己成功地把事情解决了。

在这个过程中,这个朋友的内心先是有一个“我很无助”的感觉,当他把这个感觉投射给我时,已经限定了我的角色,或者说就等着我认同。当然,这一切他并没有意识到,都是潜意识过程,更不会是故意的。

在开始的时候,我没有觉察,所以中了招,这时我就是认同了他的无助。然后当我解决了那些问题,其实就会给他一种“你比我厉害的感觉”,等于他又把那种他很无助的感觉认同回去了。

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完整的投射性认同的过程。他投射:我很无助,你很厉害。

我认同:你很无助,我很厉害。

然后他认同:你很厉害,我很无助。

这个过程像扔回旋镖的过程,他把无助飞出来,又把无助接回去。我是那个不自觉地中了招,配合他完成这个过程的人。

在前面讲的那个遛狗的例子中,我没有中招,所以,也没有帮助那个女孩儿把她投射出来的内容再原封不动地还给她。

这便是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特别是在亲密关系里想要滋养对方时要做的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不中对方的招,即不认同对方投射来的某些不好的东西。

这个过程中,对方是把你设定在了一个他潜意识里的角色上,而看不到真实的你,不认同即不去成为他潜意识里的那个角色。

在亲密关系里,最为常见的会影响关系健康发展的,是前面我们讲的对方内心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然后把你放在一个不爱他的人的位置上。你一中招,他就完成了整个投射性认同的过程。

可以这样说,在很多人无意之中重复着儿时命运的过程中,很多外部的人其实是那个帮助他们完成这个过程的人。

这跟我们很多人都有的内在模式有关,即你如何对我,我就如何对你。

表现为两句话: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你不仁,我不义。

这两个做人的模式同时出现在我们身上的话,我们基本上就是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了。这也基本上是人趋利避害的本能。

不过,这样的话,我们就像一个加力弹簧,把对方投射来的东西统统都给他以更强的方式弹回去,对方也自然就完成了他的自我命运的不断轮回。

在普通的人际关系里,你如何对我,我就如何对你,非常常见,这本身也是很多人做人的原则。但在亲密关系里,如果我们也这样的话,就无法真正滋养到对方了,也难以经营好亲密关系。

因为在亲密关系里,很多人都会把自己内心的那些儿时体验到的不好的感受投射出来,如果我们还做弹簧的话,把他投射过来的还给他,就会让他继续感受到那些痛苦的体验,甚至绝望。

你做的要跟对方以为的不一样

在亲密关系里,人们投射出来的东西,都是自己内在关系模式里的重要体验,也就是早年与父母的关系模式被内化到内心形成的,这些体验有好、有坏。

好的比如有亲密、认可、信任、被爱等感受。

不好的体验比如有无助、不被爱、对父母的恨等等。

这些体验都在潜意识里,平时是意识不到的。

通常情况下,当对方把好的感觉投射出来,我们会感觉很好,这也有利于关系的建立和感情的培养。

比如对方把信任投射给你,你可能会因为被信任而变得更加地坦诚、值得信任,此时对方感受到的你,就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当对方把内心那些不好的感觉投射出来时,我们往往是感觉不好的,如果此时也总是直接把那些感觉给对方弹回去了,也就滋养不了对方,当然也经营不好关系了。

比如在亲密关系里你很专一,但对方却怀疑你在外面有人,经常看你手机、查你的岗。你很生气,觉得他不相信你,进而就是不给他看手机,就是不接他电话,那他感受到的你就是一个不值得信任的人。

如果我们不做弹簧,更不会做加力的弹簧,而是可以把他投射过来的不好的感觉接住,然后拿起我们自己的好的东西还给他,也就是爱和好,就滋养了他,疗愈也就发生了。

比如手机让他随便看,出门不用他查岗,经常主动视频一下,让他放心,时间久了,他自然会发现你不是他想的那样。

这时的做法,像一个容器,一个可以消化对方投射过来的恐惧和痛苦,又可以给出爱和好的容器。

从这个角度看,一个人所建立的亲密关系里有没有滋养,似乎最重要的是看这一点了。而一个人在亲密关系里有没有滋养的能力,甚至是爱的能力,也就要看他在亲密关系里只是做一个“你如何对我,我就如何对你”的弹簧,还是做一个可以容纳、消化对方的恐惧和痛苦的容器。

再比如:

爱人说:“你根本就不重视我,你心里根本就没有我。”

如果你说:“怎么就没有你了,还要怎么有你啊?”

然后跟他就此发生争吵的话,实际上你就做了弹簧。因为这一刻他把你投射为不爱他的了,而你还给他的也是不爱的感受。他投射出来的,和认同回去的是一样的。

如果你说:“哦,是吗?可以说说吗?我做了什么让你有这样的感觉?”

语气是温暖而关注的,并且之后也还是像以往一样继续对他关爱。这一刻,你就是做了容器,因为你没有认同他,他投射过来的是恐惧和痛苦,你还回去的是关爱。

不只是亲密关系,在其他关系里如果我们不做弹簧,做容器,也是可以滋养对方的。很多关系里的矛盾,都与一方在投射、另一方在做弹簧有关。

一个女学员很气愤地告诉我:“我不是那种不尊重老人的人,我婆婆偏说我不尊重她。我当然不愿意了,我就跟她大吵了一架。”

这样一来,她其实就把婆婆投射过来的恨和坏弹回去了。婆婆说她是不尊重老人的人,她嘴上说她不是,但结果却在行为上很快就变成了婆婆投射出来的样子,也自然就帮助婆婆完成了一次投射性认同。

这个不做对方的弹簧,而是做容器的过程,我感觉和我老家的村里的人们称之为“不跟他一样”的做法很类似。

农村夫妻过日子也会有很多冲突、争吵,也会有很多婆媳之间的矛盾。但当家里发生矛盾时,村里时常会有人轮番来劝说。从小到大,这是一句我听过很多遍的话:

“他说你是啥人,你就是啥人了?咱不跟他一样,慢慢他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了。”

类似的话还有:

“他说你不好,你就不好了?咱不跟他一样就行了!”

“他说你心狠,你就心狠了?咱不跟他一样就行了!”

“他说你自私,你就自私了?咱不跟他一样就行了!”

“不跟他一样”,我觉得这句话非常地形象和直观,对方以为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跟对方一样了。

反之,对方以为你是什么样的人,如果你不被影响,继续保持原来好的态度和做法,你就跟他以为的不一样了。

村里人说这句话时,有不跟对方一般见识的意思。其实也就是不做弹簧,而是做容器的意思。

不管是做“容器”还是“不跟他一样”,这种滋养本质上都是通过你实际的做法跟对方想象的不一样,来改变对方内心对外在世界的感觉。一个人内心如果觉得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就可能会觉得谁也不会真正地去爱他。但如果你不被他影响,继续去关爱他,慢慢他就会意识到你是爱他的,这也就改变了他内心不值得被爱的感觉和关系模式。

决定我们是弹簧还是容器的,除了你有没有能力识别对方在使用投射性认同这个防御外,往往是我们内心的创伤,如果自己心里有很多伤口的话,就很容易被对方投射过来的东西触碰到自己的伤口,为了不让自己难受,我们就很容易把对方投射来的东西弹回去。

比如对于自恋受损比较严重的人而言,一句“你根本就不爱我”,就可能会深深地刺痛他,进而引起他的攻击欲,即愤怒。当把愤怒付诸行动,当然也就做不了容器了,只能是弹簧。

从自身内心有没有伤口的角度来看,投射性认同还很像对方抛过来的一个钩子,你内心有伤口,就容易被钩住,你内心没有伤口,就不容易被钩到。

当你被钩到后,像是心上的一块肉被对方一直用一个钩子钩着,会不自觉地被对方控制,按照对方潜意识里的模式来做事,这时你也只能是做弹簧。

只有不被钩住,才有机会做容器。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